-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项能力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制造业、电子、轻工等行业的装备制造领域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维修和生产管理的技术技能人才所必需的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与技能,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和实现岗位提升打下必要的基础。
-
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金属切削机床 编 制 人: 金 捷 邮 箱: 986421920@qq.com 电 话: 13915460682 编制时间: 2012.05 编制单位:
沙洲职业工学院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项能力课程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开设时间:2012.09 参考学时:36 学分:2.25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项能力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制造业、电子、轻工等行业的装备制造领域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维修和生产管理的技术技能人才所必需的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与技能,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和实现岗位提升打下必要的基础。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是根据学生在机械制造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对知识和能力要求选取内容,同时依据本门课程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支撑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将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点与实践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支撑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钳工实训、车工实训等。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综合实训等。
2.课程设计思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工作岗位主要是:现场实施员、现场技术服务管理、设备维护等岗位,加工操作、加工工艺制定、机械设备维护与质量控制并重。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实施“课堂与车间合一”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知识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鉴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岗位面向,本课程标准在设计过程中,以普通机床为载体,以项目引领、典型案例分析或任务驱动引领工作过程对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的需求,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指导思想,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明确本课程是按金属切削机床应用为主线设计的专项能力课程,并据此构筑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常用机床结构分析和任务驱动,并配以课堂讨论、现场操作组织实施教学。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按项目引领、典型机床分析或任务驱动设计,并围绕预设能力目标针对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建议学时等方面制定了参考标准。
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技能,主要发展学生认知、归纳分析、迁移的能力。
1)认知 主要表现在:对本课程基本知识、方法框架熟悉,准确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学习的适用对象、开发过程、基本方法。
2)归纳分析 主要表现在:通过明确的任务驱动及案例分析,能归纳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类型及加工工艺范围,能分析其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的具体切削加工方法与情形。
3)迁移 主要表现在:能将所学金属切削机床机的基本知识、结构、方法等迁移到新的具体案例中使用,能够将一个案例中的策略总结出来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本标准对不同目标采用明确且不同的行为动词描述,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本标准在执行中的参考价值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主要是按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描述的。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的刻画,而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职业道德与素质”等目标领域的要求。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都尽可能地以便于理解、便于操作和评估的行为动词来刻画。
结果性目标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
技能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
独立操作--能够、运用、使用、掌握、制定、解决、绘制、安装、操作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讨论、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观察等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遵守、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保持、追求等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金属切削机床》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金属切削机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一些基本知识、结构及用途,能够正确选用金属切削机床及附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生产实践,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合理选用机床装备进行切削加工的基本能力,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的规范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运用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具备合理选用机床装备进行切削加工的基本能力。
(2) 初步具有对金属切削机床进行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3) 能够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具备合理选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的基本能力。
(4) 具备正确安装机床附件的能力。
(5) 能够正确使用标准和机械工程手册等有关技术资料。
知识目标:
为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维修和生产管理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 了解机床的分类与型号,掌握机床的运动和传动系统。
(2) 熟悉车床的种类,掌握CA6140车床结构及传动系统,了解车床附件用途。
(3) 掌握其它普通机床的种类及传动系统,了解其主要部件结构。
(4)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各种加工工艺范围。
素质目标:
(1) 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对机械制造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探索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机械工程问题,乐于参与观察、实训、制作、调研等实践活动。
(2) 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3)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任务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学时
1
项目一机床的基本知识
认识机床的分类与型号
(1) 了解机床的分类;
(2) 掌握机床的型号编制方法。
1
2
分析机床的运动
(1) 掌握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2) 熟悉机床的运动。
1
3
分析机床的传动系统
(1) 了解机床传动的组成及传动链;
(2)掌握机床传动原理图及传动系统。
2
4
项目二
车床
车床的种类、结构及车床附件
(1) 熟悉车床的种类及用途;
(2) 掌握CA6140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
(3) 熟悉CA6140卧式车床的结构
(4) 能够分析车床机械故障的原因,初步掌握排除方法。
8
5
车削加工方法
熟悉典型零件表面的车削加工方法。
2
6
项目三
铣床
铣床的种类、结构及铣床附件
(1) 熟悉铣床的种类及用途;
(2) 掌握铣床的主要结构;
(3)了解工件的装夹和铣床附件。
2
7
铣削加工方法
熟悉典型零件表面的铣削加工方法
2
8
项目四
钻床
钻床的种类、结构
(1) 了解钻床的种类及用途;
(2) 掌握钻床的主要结构;
2
9
钻削加工方法
熟悉典型零件表面的钻削加工方法
2
10
项目五
镗床
镗床的种类及结构
(1) 了解镗床的种类及用途;
(2) 了解卧式镗床的主要结构;
1
11
镗削加工方法
熟悉典型零件表面的镗削加工方法
1
12
项目六
磨床
磨床的种类、结构
(1) 了解磨床的种类及用途;
(2) 掌握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的主要结构;
2
13
磨削加工方法
熟悉典型零件表面的磨削加工方法
2
14
项目七
齿轮加工机床齿轮加工机床的种类、结构
(1)熟悉齿轮加工机床的种类、结构及用途;
(2) 掌握Y3150E型滚齿机床的主要结构;
(3)了解滚齿机床的主运动、展成运动和垂直进给运动;
4
15
齿轮加工方法
掌握齿轮的加工方法。
2
16
项目八
刨床与拉床
刨床
(1)熟悉刨床的种类、结构及用途
(2) 掌握刨削的加工方法
1
17
拉床
(1)熟悉拉床的结构及用途
(2) 掌握拉削的加工方法
1
合计
36
四、课程实施
(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应具有:车床、铣床、钻床、磨床、镗床、齿轮加工机床、刨床与拉床等实训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应具有:能够完成零件机械加工的常用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等条件。
(2)师资条件
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熟悉并能熟练应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实验实训、课堂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同时具有机械制造领域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等,完全具备指导学生学习本领域知识、方法和职业能力的资格。
2.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教材选用
主要教材:顾维邦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吴国华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黄鹤汀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文娟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庞学慧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 国防工业出版社
金 捷主编 机械零件的普通加工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教材编写原则与要求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实际操作。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3)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
3.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在机械制造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实验实训、课堂讨论、学做合一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来组织教学,并设计好各专项能力训练方法与步骤,使学生了解要获得某项能力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的讲授与辅导为辅。
为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事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先期预习,在课堂上采取集中讲授、问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解决相关问题,在实践环节采取分组方式,分派各组的工作任务,实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教学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态度、自信心、实际操作技能、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如: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分析;是否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观点有充分的自信;是否积极认真地参与模拟实践和应用实践;是否敢于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能否理解他人的思路,并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中得到启发与进步;是否有认真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注重体现综合评价和要素评价。
注重过程考核,项目过程能力考核情况占50%,项目运行中的表现及考勤等素质考核情况占20%,期末卷面的知识考核占30%。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学习资料资源:
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教辅材料、多媒体课件、实训工作规范、网络资源、项目资料、实验实训设备等均为课程教学资源。
各种教学资源作为配合课程教学使用的助教、助学资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合适;
2)符合认知规律,逻辑性强,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
3)媒体资源使用恰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互动性好;
4)文字、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注或惯例;
5)教师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尤其是文字表述内容。
(2)信息化教学资源:
1)微智库 http://101.201.82.59/xxpt/
2)爱课程 http://www.icourses.cn/home/
3)智慧职教 http://www.icve.com.cn/portal/
4)机械工业网:http://www.machine.hc360.com;
5)中国切削网:http://www.qiexiao.com;
6)中国金属加工网:http://www.mw35.com;
7)中国机械加工网:http://www.cnmaf.cn
(3)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
撰写学习指南和实训指导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进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实训任务的实际操作步骤,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学习论坛、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学习从个人独自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4)课程资源的使用建议
各种教学资源作为配合课程教学使用的助教、助学资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合适;符合认知规律,逻辑性强,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媒体资源使用恰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互动性好;文字、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注或惯例;教师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尤其是文字表述内容。
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五、其它说明
-
暂未设置教学指导
-
暂未设置教材信息